**高频读写器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射频识别、数据采集设备。
典型应用有:
车辆管理:
停车场入出远距离读卡,车辆称重读卡,不停车收费读卡,车位引导等
工业自动化:
产线工件识别,产线托盘识别等
校园实训:
仓储物流实训,仓位托盘定位,自动分拣线识别等
人员管理:
门禁签到管理,游乐场会员刷卡等
GM-DH922**高频读写器技术参数:
空中接口协议 EPCglobal UHF Class 1 Gen 2 / ISO 18000-6C
工作频谱范围 920Mhz – 925Mhz
工作区域支持(二选一) US, Canada and other regions following U.S. FCC
Europe and other regions following ETSI EN 302 208
with & without LBT regulations
Mainland China
输出功率 18–26dBm
输出功率精度 +/- 1dB
输出功率平坦度 +/- 0.2dB
接收灵敏度 < -60dBm
盘存标签峰值速度 >50张
天线连接保护 支持
工作模式 单机
通讯接口 USB1.1
通讯波特率 115200 bps
散热方式 外置散热片空气冷却
外形尺寸 (长)120mm×(宽)80mm×(高)28mm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多元化,并且在教育体现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将三种基本应用模式和具体的情境和内容相结合,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大概可以分成下面几个领域,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应用案例:
1.信息化教学
利用物联网建立泛在学习环境。可以利用智能标签识别需要学习的对象,桌面式读写器,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调整学习内容。这是对传统课堂和虚拟实验的拓展,在空间上和交互环节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例如生物课的实践性教学中需要学生识别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可以为每类植物粘贴带有二维码的标签,学生在室外寻找到这些植物后,除了可以知道植物的名字,还可以用手机识别二维码从教学平台上获得相关植物的扩展内容。
2.教育管理
物联网在教育管理中可以用于人员考勤、图书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例如带有RFID标签的学生证可以监控学生进出各个教学设施的情况,以及行动路线。又如将RFID用于图书管理,可通过RFID标签可方便地找到图书,并且可以在借阅图书的时候方便地获取图书信息而不用把书一本一本拿出来扫描。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实验设备管理可以方便地跟踪设备的位置和使用状态,方便管理。
3.智慧校园
智能化教学环境,控制物联网在校园内还可用于校内交通管理、车辆管理、校园安全、师生健康、智能建筑、学生生活服务等领域。例如,在教室里安装光线传感器和控制器,根据光线强度和学生的位置,调整教室内的光照度。控制器也可以和投影仪和窗帘导轨等设备整合,根据投影工作状态决定是否关上窗帘,降低灯光亮度。又如对校内有安全隐患的地区安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实现安全监控和自动报警等。
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物联网会带来相当的便利和巨大的市场,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一,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尚不完整。关于泛在网的技术标准、关于设备和传感器的通信接口标准等是影响物联网发展的挑战之一。其二、由于物联网可跟踪和记录用户的活动、行为、习惯和偏好,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普及物联网要加快信息安全立法进度,完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是**信息安全的根本。其三、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尚不完备。传感器如何布置,如何维护,rfid桌面式读写器,如何管理,如何形成网络,如何使用都是很大的问题。最后,物联网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前景模糊,还需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吸引更多的产业进入该领域,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从长远来看,物联网应用前景相当广阔。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代表,物联网的出现将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服务,引起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较终将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现在物联网已被确定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无疑给正在发展的中国物联网又吹来一股强劲的东风,而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发展的较关键技术,其应用市场必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扩大。
未来,我们大力发展的物联网是将是以综合传感网、互联网等多个网络于一体的大范围覆盖性网络。它将以无成不在的感知设备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便利。其中,RFID就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
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高频,无源等技术。
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它实际上是自动识别技术(AEI,AutomaticEquipmentIdentification)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该项技术 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们对各类物体或设备(人员、物品)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RFID巨大的市场空间即将打开,而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伴随行业的发展,业内的竞争不断加剧,读写器,国内优秀的RFID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行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
而根据分析师的预测,未来RFID将主要应用在供应链管理等物流领域,而这个市场将成为RFID市场的重头戏。而目前RFID的普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RFID芯片成本过高,产品的成品率不高,远距离读写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RFID面临普及难题。但如果在应用上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实现RFID标签的量产化,RFID标签的价格将会迅速下跌,应用普及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