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特点及优势
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它既可支持只读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读写工作模式,且无 需接触或瞄准;可自由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以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 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手持**高频读写器,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其所具备的*特优越性是其它识别技术无法企及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读取方便快捷:数据的读取*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包装来进行。有效识别距离更大,采用自带电池的主动标签时,有效识别距离可达到30米以上;
识别速度快:标签一进入磁场,RFID读写器读卡器就可以即时读取其中的信息,而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rfid**高频读写器,实现批量识别;
数据容量大:数据容量大的二维条形码(PDF417),较多也只能存储2725个数字;若包含字母,存储量则会更少;RFID标签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扩充到数十K;
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其无线电通信方式,使其可以应用于粉尘、油污等高污染环境和放射性环境,而且其封闭式包装使得其寿命大大**过印刷的条形码;
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利用编程器可以向写入数据,从而赋予RFID标签交互式便携数据文件的功能,而且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
更好的安全性:不仅可以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而且可以为标签数据的读写设置密码保护,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动态实时通信:标签以与每秒50~100次的频率与解读器进行通信,所以只要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出现在RFID读写器读卡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就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动态的追踪和监控。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RFID读写器 (RFID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
典型的RFID读写器包含有RFID射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一、FID读写器,5DB一体式**高频读写器产品外观及功能
读写器可以设置固定处理逻辑规则,具有读取满足条件的*标签并输出报警功能
可读写标签:符合ISO18000-6C、EPC Class1 Gen 2的电子标签
可同时读取多张不同长度的(96、512bit) EPC 码标签
可读选定标签USER区数据
可读选定标签TID区数据
可读标签访问和毁灭密码(均为32位)
可写不同长度的(16、32、48、64、80、96&512bit) EPC码
可写USER数据
可修改标签访问和毁灭密码(均为32位)
EPC、TID和用户区可以写保护
密码区可以读写保护
可以毁灭(Kill)标签
二、电气参数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Reader 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 用以驱动 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 Reader 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uhf**高频读写器, 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以RFID 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高频读写器, 感应偶合(Inductive Coupling) 及后向散射偶合(Backscatter Coupling)两种, 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种式, 而较高频大多采用*二种方式。
RFID技术的典型应用是什么?
物流和供应管理
生产制造和装配
航空行李处理
邮件/快运包裹处理
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
动物身份标识
运动计时
门禁控制/电子门票
道路自动收费
RFID读写设备
只有当有读写设备时,RFID才能发挥其作用。RFID读写设备有RFID读卡器,RFID读写模块等,这些设备可以将RFID的数据读取或写入,并且做到很好的加密。